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

2008年1月12日 星期六

New*十個幫助改善幼兒不良行為的方法

1. 聲東擊西,轉移孩子的目標:例如小孩子學行時跌倒叫痛,父母可拍地板或用其他物件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.

2. 孩子有期望:例如父母答允孩子,如果表現良好,便帶他上街.但父母給孩子的許諾不要太       
遙遠,應儘早實行.

3. 再次指明正確方向:例如孩子硬要與別人爭玩一種玩具,父母可給他另一些同性質的玩具 來
轉移他的目標.

4. 環境管理,把孩子帶離現場.

5. 給孩子獎勵是需要的,但不一定是物質獎勵,可以是言語或體語上的獎勵,並最好即時反應.

6. 在家裹設置安靜椅及安靜角:當孩子每次無理哭叫時,便把他放置在安靜角幾分鐘,讓他安靜下來後才與他交談.如果父母要孩子安靜5分鐘,便要他在安靜椅上停止哭鬧才開始計時.

7. 與孩子共同決定因其不良行為引起的邏輯後果,強調他要對自已的犯錯行為負責.

8. 教導孩子要用商妥辦法:除了關於安全,健康,教育的要求不能妥協外,其他任何事情都可商量.

9. 巧妙地製造孩子短暫的心靈痛苦:如三歲孩子在家因忘玩而忘了上厠所,弄濕褲子,父母在孩子換上乾褲後,教他動手洗自己的褲子,因為是他的尿,不是爸媽的尿,洗褲是小事,孩子不高興是少了時間玩,這便是所謂製造短暫的心靈痛苦.恆切進行,孩子才會學到生性.一邊替他洗衣服一邊駡他,只是讓家長稍為吐氣,孩子卻不會學到任何事.

10. 給孩子數分鐘的 <悶>藥 (時間):任何孩子都最怕悶,你只要說:我提供三樣野玩比你,你重扭計?所以我要比悶劑藥你食,你現在四歲,所以好好地坐喺度啦,四分鐘後我再同你傾.
(以上資料由理盧幼慈教授提供)
<請注意, 不是賣廣告,只是推介有用網站>

錢錢錢錢錢~~hahahahaha......




Gu Gu 小公主